2025年9月22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峰老师应邀来bevictor伟德官网举行讲座。讲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瞿亮副教授主持。众多世界史、中国史研究生同学踊跃参与。

本次讲座以“九一八事变与日本的政军关系”为主题,深入剖析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与日本国内政治军事结构的深层关联。刘峰教授指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日本长期对华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自1931年9月至1933年《塘沽协定》的签署,九一八事变过程不仅揭示了日本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缺陷,也凸显了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
讲座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和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利益及其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间的复杂互动。张作霖统治时期,日本通过南满铁路和关东州在中国东北地区攫取了特殊权益,但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彻底暴露了日本军部的野心。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策划暗杀张作霖,虽然日本政府试图隐瞒真相,但这一事件已经显示出日军内部的失控倾向。

面对张学良继任后采取的东北易帜、另修铁路、日侨加税等政策,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日本侨民组织不断在国内宣传“遭受迫害”,为军事行动制造舆论准备。与此同时,以石原莞尔为首的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开始秘密策划,详细制定了作战计划,甚至做好了占领中国东北后的统治方案。田中内阁出于政治、外交的多方面考量要求关东军暂缓计划,但关东军拒不接受,擅自提前计划,于1931年9月18日自导自演柳条湖事件,发动全面进攻。
事变发生后,日本外务省基主张“不扩大方针”,但军部一味偏袒关东军,迫使政府就范。驻朝鲜日军擅自越境支援,开创了“下克上”的危险先例。两届日本内阁政府在事变中面对军部和日本国内外舆论压力,只能步步退让,最终完全默认了关东军的行动。
讲座重点分析了日本政治与军事关系的内在矛盾。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使得文官政府无法有效节制军队,纵容军部扩权以及日本关东军、朝鲜驻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军事扩张。昭和天皇本人虽拥有终止军事行动的权力,但并未明确表态制止,这实际上亦是对事变的默许。

讲座还探讨了事变的后续发展,包括犬养毅内阁政策的转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一二八事变与长城抗战以及《塘沽协定》等一系列关键议题。刘峰教授强调,九一八事变不仅是军事冲突的开端,更为日本后续的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伏笔。
在问答环节,与会听众就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责任、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以及当时国际社会的反应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讨论。刘峰教授指出,理解九一八事变需要跳出单一事件视角,从日本国内政治结构、文化中寻找根源。刘峰老师指出两点,一是日本至今仍然延续的“集体决策”的决策流程,这种特有的“多敲章”式的决策流程,使政策制定、执行的责任分散化,最终形成“所有人都有责任,也就等于所有人都没有责任”的困境。第二,明治宪法的模糊性也是关键症结,若以丸山真男的形象比喻解释,明治以来的日本国家始终处于被传统和现代两股实力纠缠、拉扯之中而陷入彻底失控,最终滑入军国主义的深渊而招致原子弹轰炸和国家崩溃。
主持人瞿亮老师表示,本次讲座通过详实的图文史料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及其深层原因,为听众提供了一次深度思考历史的机会。日本侵华战争不仅是近代东亚历史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理解日本政军关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关键切入点。瞿亮老师鼓励同学们能从丰富的史料出发,透过历史表象,深入挖掘其中的制度性因素和深层机制,以获得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姚子腾